摘 要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艺术家、建筑师、生态学家、旅游学家都对景观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从景观设计专业的角度来所,现代化的景观具有多层次的含义。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改造、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强调艺术性、科学性、文化历史性,强调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园景观设计、商业景观设计、居住用地的景观设计、企业用地的景观设计、景观的改造和恢复、历史遗产保护等。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环境的质量。各个城市也开始重视城市的景观设计。这对我们景观设计专业来讲,既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但是,就目前来看,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者对景观的理解不同,看法也不同。现代化的景观具有多层的含义,它包括景观的视觉美含义、景观作为栖居场所的含义、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含义、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
首先,景观能够传达出人的审美态度,或者是通过景观能够反映出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景观设计与美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学是一门科学的、富有逻辑性与指导意义的学科。景观设计中的艺术美学就是研究景观设计中的审美学,即人们如何通过设计的作用在室外环境中认知美、感受美,完美体育官网也就是设计师用“美”来填补人和空间环境中所有理性与感性元素之间的沟壑。
当人在空间环境中感知到美时,设计才是成功的。景观中的具体形式美感的事物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山川、平原、湿地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从而引发对大自然的感叹。古村落、四合院、土楼以及窑洞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的民俗特色和民俗文化。
同时,视觉审美又传达出人类的审美态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对景观的审美也是不同的。世界四大园林风格法国园林、意大利园林、英国园林以及东方园林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审美态度。如:法国园林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笔直的大道,修剪整齐的绿篱,园林中处处要留下人工的痕迹,表现出征服大自然的态度。而中国的古代士大夫以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标准来建造园林。园林诗意的布局与城市规则严谨的布局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栖居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谐的过程。栖居地主要受自然力和人类有意识的改造活动的影响。
对于栖居场所外的人来说,它是景观的印象完美体育官网,就像我们游览安徽宏村、湘西侗寨、米脂窑洞等,人们从游览的角度上欣赏到不同的栖居方式和生活特色。但是对于栖居场所内的人来说,栖居场所就是他们对生活环境的一种理想。是人与这片大地的山水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形成的。因此,中国古代人按照理想中的环境标准在选择栖居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山环水抱的地理位置,使自己归属于这一场所,适应这一场所的特征,与场所中的人和环境取得和谐。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景观、人类、自然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完美体育官网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环境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追求产业和环境的生态化,引导基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及产物,能均衡、顺畅、持续地融合在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代谢之中,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的工厂环境,而绝非表面化的铺装和美化。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
符号学是由西方语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一种分析的科学。景观符号包含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实物,能指可视为景物的形式和空间,所指代表景物传达的台义,而实物则指具体的景物。对于使用者来说,形式是直观的、感性的;意义是间接的.有文化背景的;景观是一个由众多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可以表述人类思想及历史和文化的信息载体,同文字语言一样,它像一篇文章,可以读、说和书写。景观借助景观要素,例如植物、水体、地形、景观建筑、雕塑小品、山石等这些景观符号,并对这些符号进行有机结合,组合,便构成了景观的整体,也就像文章利用文字、词汇和句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完成一篇文章一样。
景观设计是一门历史悠久、融合艺术和科学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它包含了十分广泛的专业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在国内,对这一学科的称谓较多,如“风景园林设计”、“造景”、“造园”、“景观设计”、“景观营造”等。但其本质与内涵都是相同的,是在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的不同称谓。
[3]王铭玉,宋尧.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1).